1、李宁签约肖战,背后的战略是把李宁从一个运动品牌升级为时尚品牌。
作为时尚品牌,它的消费场景远远大于运动品牌。不运动的人肯定比爱运动的人要多。
另外,李宁也看到耐克在签约一些娱乐明星,如权志龙陈冠希。也看到耐克的产品被很多人当做时尚单品,而不是运动单品。
2、我们认为,品牌势能存在一个扩散的趋势,就像从金字塔顶部一层层扩散到塔底。
顶部的势能高,人群小。底部的势能低,人群多。
这个很好理解,大众人群总是会跟随原点人群的消费选择。
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去讨好塔底的多数人。一旦你这样做,你就会失去他们。
3、因为你讨好塔底的多数人的时候,你就远离了塔顶的少数人。
他们人数不多,但是他们对其他人有示范作用。
所以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现象:人数最多的顾客反而最不重要,为了让塔底多数人选择你,你反而要去关注塔顶的少数人。
多数人选择耐克,当然是因为体育明星在使用耐克的产品。
耐克签约乔丹的时候,耐克濒于破产,乔丹只是大学校队的主力之一,并不是球队里最有名的球员。
耐克也没得选,因为明星球员都被匡威和阿迪达斯的签走了。
任何生意都有运气的成分,随着乔丹的成名,耐克也随着成功了。
4、体育明星背后的体育精神——坚持不懈、努力奋斗等——更有势能,更容易引起多数人的共鸣。
这也是耐克的营销之道,它总是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,当顾客接受了它的价值观,也就接受了它的产品。
甚至说,顾客在使用它的产品的时候,就像信徒在教堂接受精神鼓舞。
这是耐克品牌成功地核心。人们在购买它的精神价值,而不只是实体产品。
5、娱乐明星就没有这样的势能,你很难从他们身上看到精神力量。
当然成为头部娱乐明星,也需要努力和坚持。但是这个精神力量远远不如体育明星。
有人说,耐克不也签约了娱乐明星么?李宁怎么就不可以了?
请注意这个因果关系,耐克是通过传播体育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品牌势能,然后才尝试成为时尚单品。
你要看它成功的原因,而不是成功之后的样子。
作者:张知愚
来源:张知愚